X
X

让乡村人才与产业振兴“比翼齐飞” ——我市创新开展农村产业带头人“师带徒”农民培训项目

发布日期:2021-11-29 浏览次数:96989 文章来源:六安茶谷网

初冬时节,在舒城县河棚镇安徽德昌油茶专业合作社里,来自河棚镇周边油茶大户40余人正在接受“师带徒”油茶管理技术培训。“师带徒”油茶产业带头人、林业副研究员詹文勇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讲授油茶胚轴嫁接技术以及秧苗、油茶苗圃地管理等技术要领,现场学习交流氛围浓厚。

  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舒城县紧紧围绕茶叶、蔬菜、粮食等重点产业在乡镇的布局情况,经过前期摸底,结合主体意愿,在已认定的产业发展带头人中,确定了20个“师带徒”农民培训项目实施主体,培训成效十分明显。

  2021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师带徒”培训的创新点,谋划长远,推深做实“138+N”工程。聚焦我市九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以六安瓜片、金安脆桃、小龙虾、皖西白鹅、优质粮油等农产品生产技术为重点,兼顾增收带动能力强的乡村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重点选择产业聚集度高、需求旺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师带徒”培训推广,帮助受训农民提高技术、更新理念。精选134名农村产业带头人作为培训载体,对周边2667个小农户开展机动灵活、实事适时的技术传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实现培育能人和培育产业的双重效果,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人才,为产业兴旺夯实了基础。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培养了本土人才。霍邱县作为产粮大县,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重点开展无人机植保飞防、机械化育秧插秧等技术培训。霍邱县盛龙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精心教学20名周边种粮户和当地农民,通过7个环节53个实操环节的培训,普及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金安区农村产业带头人柳士勇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模式,线下:理论讲解、示范操作、实践锻炼、现场考核、重点指导,线上:采取拍摄制作教学短视频,发布在抖音、快手平台上,供学员随时随地学习,效果明显,其抖音账号“金牌果树技术传播”被抖音官方指定为农业技术传播账号予以重点支持,拍摄制作的300余部教学短视频,深受培训学员和社会大众喜爱,个别教学视频浏览量112万、点赞1.4万、评论2629条。“师带徒”培训计划是没有固定模式和套路,师徒教学相长,进一步激发了农村产业带头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农村实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参训农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模式。

  硕果累累的培训实效,健全了全产业链。金寨县“师带徒”产业带头人培训的开展,加强了产业带头人、龙头企业、农户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快递物流等渠道进行点对点对接、订单收购和委托代加工;创新营销方式,依托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卖货、网红带货、线上推介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探索茶旅融合,吸引新的客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品牌创建、茶旅融合全产业链深度发展,打造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茶产业链条。霍邱县王西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出果苗培育、田间管理、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由他带班的参训学员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培训这个平台,建立了师傅与徒弟共同进步的圈子,“师傅”的技术经验、销售渠道有用武之地,“徒弟”学会了生产技能。“带头人+经营主体+农户”的合作方式更加紧密,以订单收购、吸纳就业等方式稳步带动周边农民发展。

  各具特色的培训平台,促进了农民增收。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金安区翁墩乡锦鑫家庭农场的何娟跟着王虎学习葡萄种植技术,2017年成立了家庭农场,葡萄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0亩拓展到如今的100亩,是当地有名的90后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和她的师傅王虎一样,是金安区首批20名“师带徒”农民项目培训的“师傅”之一。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的何娟热心为周边生活困难的农户、低保户和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和种植技术,人均收入2700元左右。农民切实感受到农业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霍山县利用小红薯做大文章,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小红薯,促农增收。霍山县金辉果蔬家庭农场的小红薯种植培训,不仅吸引了5个乡镇的农户还吸引了太阳乡杨家河村以及磨子潭镇东流河口村“两委”的工作人员杨群杰、肖汉江和彭良存前来学习。通过培训,切实增强了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与小农户之间共同发展产业的信心,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小农户有了技术支持,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丰富多元的培训内容,传承了乡土文化。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是农耕文明的智慧体现。金寨县培训出400余名制茶工及众多懂技术、有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六安瓜片手工制作等工艺得到传承,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推广提供了平台。通过开展六安瓜片师带徒和炒制大赛、抖音宣传、网络直播等,扩大了六安瓜片的知名度、信誉度,促进了六安瓜片销售。舒城县庐镇乡瑞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圣全成,立志“让老手艺传承有序,富一方乡情”。通过“师带徒”培训项目,他把手工挂面的制作纳入到培训教程中,手把手教授培训学员手工挂面的传统技艺。从和面、盘条到成品需经过6道工序、17个环节,历经20个小时。培训后,20名学员中有3人开始从事手工挂面生产,月均收入近9000元左右。既发展了产业,也传承弘扬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