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

六安广播电视网

彭宜丰

发布日期:2021-12-20 浏览次数:4776 文章作者:六安广播电视网

走进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马头镇,从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到房前屋后花果飘香,处处洋溢着绿色的气息,宛如一扇扇翠绿的屏障,令人驻足流连,这些都离不开那些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参与建设的“播绿者”,马头镇林业站站长彭宜丰就是其中之一。

无论是在马头镇林业站办公室,还是在苗木基地,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要么埋头于各种林业统计表,要么在田间地头指导林业规划,要么走村入户宣传惠林富农政策。他,就是马头镇林业站站长彭宜丰。从参加工作至今,在基层农口战线一干就是36年;他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工作,为基层林业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林业站作为乡镇主要的生态建设与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不是植树造林、林木管理,就是绿化规划,到田间地头对林农进行技术指导。近年来,经过彭宜丰和同事们、乡亲们的共同努力,造林面积连年增加。2013至2015三年,马头镇依托“千万亩增长工程”分别造林125.1亩、155.4亩、360.6亩;2016起依托“林荫工程”整镇推进,对马头镇12个村共计185.17公里的村村通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全覆盖,这一个个数据是彭宜丰和“战友们”、乡亲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前几年如果去马头镇,路面上灰尘很大,跑一趟车回来后,车子都蒙了一层灰,现在再到马头镇,路到哪树就栽到哪,路面非常的干净。”彭宜丰说。

很多人说他是“行走的地图”,镇上的每条路,彭宜丰闭上眼睛就是一幅地图,如今再谈起那时候的艰辛,似乎已没那么深刻,但黝黑的皮肤、脸上的细纹,见证了他在那时严寒酷暑、顶风冒雨中付出的点滴,退耕还林那段时我们鞋不知道踩烂了多少双。测算面积的时候,有些地方量的就是估个大概,我们都是用GPS,一块一块量的,与实际数据相差不大,算是比较准确地。”彭宜丰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优势也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成为新的发展优势,“我们那适合种树,种的话大概六七年就可以采伐了,老百姓种树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那有12个木材加工厂,全镇单单两个木材加工产业大概在有2个亿左右。彭宜丰告诉记者,通过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林木产业,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家乡谋出一条致富路,助力脱贫攻坚。

彭宜丰不高的身材、憨厚的长相在人群中不会惹人注意,但就在他这不够高大的身躯里,透着一股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事业坚忍不拔的意志,跳动着一颗对人民炽热忠诚的心。彭宜丰的脸上满是自豪,他说看到曾经杂草丛生的乡间小路,如今干净整洁,曾经纤细的树苗,如今挺拔生长,心里别提多高兴,就像他的孩子一样,“有时候看见路边树上挂条幅,摘下来之后还有铁丝,我看到了就会给他摘下来,因为这些树都是我们亲手栽种的,看到就会特别心疼。”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像在彭宜丰一样的林业人,他们在做好林业工作、护好绿水青山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绿化造林、兴林富民作为最大的使命担当,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前,能够把马头镇建设的处处是树,将马头镇的环境更宜居。彭宜丰说。

1abe569119a65fa07e648f33e782ab4.png

cff11f208a36dda0626b661476f30d0.png